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4-04-21 23:03:02 作者:GZ才子

教案的评价应该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阅读教案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二年级教学的步骤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年级语文《做人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引导学生懂得聪明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三个小孩儿忘我、无畏的品质。教学难点:通过演示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词卡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你认为聪明是什么?

(二)引导介绍:课文中三个中国小朋友用自已的行动和语言向我们诠释了聪明的另一些含义。

(三)出示课题:《聪明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交流朗读方法。

(二)组织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反馈,识记生字三、学习课文,理解品味。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提问:哪个自然段是孩子们用行动证明自已聪明的?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3.课件演示:三个孩子拉球的全过程。

4.理解感知。

(二)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2.他们面临哪些困难?

3.习题练习,讲解关系词语“如果……就……”的用法。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提问:比赛结束后,美国教授怎样评价三个孩子?

2.从三个孩子的身上你还看到了聪明人的哪些品质?

3.讨论:如果三孩子只有忘我、无畏的品格够不够?那又会怎样呢?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拓展:你认为自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吗?

2.讨论:如果你和与你年龄相仿的同学参加这个游戏,你会怎么做呢?

3.课件出示:有关团结合作的事例。

4.介绍自已与人合作完成一件事的经历。

五、总结合文,布臵作业。

1.学习了本课你有没有收获?

2.作业:

(1)小练笔: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一个聪明的人。

(2)实践:与家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可任选其一,也可全做)。

最后学生在《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二年级语文《做人的故事》教案设计

1、认识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4、体会课文中主人公讲文明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关于做人的故事。

齐读课题。

2、这两个故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检查预习情况)。

(1)为什么要说“谢谢”

(2)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

(2)读通句子,不读破句。

(3)想一想,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爷孙。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分别叫奥莉娅和莉达的小姑娘。

学习生字:莉(形声字,组词:茉莉花。提醒:人名不能作为组词的内容出现)。

3、完成填空:

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呢?你可以参考老师给的提醒,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故事一:爷爷和孩子口干舌燥,这时,的河水()地流动。他们喝了起来。爷爷喝完后对小河说()。又告诉小男孩,()喝了水是不说谢谢的,而()是需要这个词的。

故事二:奥莉娅把吃剩的东西(),而莉达把吃剩的东西(),因为她当着()。

指名汇报。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思,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细细品味。

故事一:

1.出示故事的题目:为什么要说“谢谢”,质疑: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谁说“谢谢”?做了什么事后说“谢谢”?)。

2.学习描写小河的句子:

因为天气炎热,所以爷爷和小男孩来到小河边喝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请你划一划描写河水的句子。

出示:清凉的河水缓缓地流动,发出轻轻地潺潺声。

理解词语:缓缓、潺潺(翘舌音)。

3.理解小男孩的话。

爷爷喝了这么清的河水后对小河说谢谢!小男孩听了,他笑了起来。

出示: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1)指名读。找找提示语。说说如何读好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2)自由感悟。交流朗读。合作读。体会小男孩此刻的心理活动。

4.理解爷爷的话。

(1)读爷爷的话,想:人与狼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呢?

(2)平时你在什么情况下也说“谢谢”的?

5.听了爷爷的话后,小男孩沉思。

起来,他会想些什么?(人应该讲礼貌,也可以说人懂得感恩。)。

6.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故事二:

1.出示题目: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师述:有这样一个画面,两个小姑娘走了一段令人疲倦的路程后,坐在地上边听夜鹰唱歌,边吃东西,吃完东西后,他们各自怎么做的?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后出示句子。

学习生字:

剩:给乘加个部首。

撕:做个撕的动作。

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体会两个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

奥莉娅——谁也看不见。

莉达——当着夜莺的面感到羞愧。

4.想想:莉达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间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为什么当着夜莺的面羞愧?(人要讲卫生。)。

5.齐读第二个故事。想想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拓展:

1、锻炼口头表达:你还知道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五、总结课文:

受人帮助应适时表达谢意,而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应该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不能因为“谁也看不见”,就忘记做人的原则。这两则故事教会我们两个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描写和抄写本。

2、熟读课文。

3、和身边的同学演一演这两个故事。

4、你能把你知道的做人的道理编成一个故事吗?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做人的道理。

讲礼貌。

讲卫生。

教学反思。

课文中的两个小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只需多读几遍就能理解意思,得出结论。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质疑,自己解答。虽然有些孩子问的问题比较幼稚简单,但学生之间的问与答的互动活动,使得课堂活力四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中,作为老师的我说的话还是多了点,也许是心中对学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吧。以后,我要多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展示出更多元化的个性。

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2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认读文中2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学方法:故事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旁记:

2学习生字识字形。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这一课的2比较少,通过预习,认识了没有?好.现在我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了“呀”读音,告诉小朋友,在课文中应读第一声,并领读,另外告诉小朋友,“纳闷”的“闷”应当儿化。

二、学习课文。

1、小朋友读的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师出示图画)小朋友自己先练习说一下。

2、谁来给大家说说呢?(学生到前台给大家讲故事)。

3、(表扬学生讲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别看讲的少,课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仔细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谁能找到,请划下来。

4、根据回答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你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话说出来。(学生回答)。

5、是的。这句话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这样看来,“假”在这里的意思就是。

(学生可能会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老虎的威风是真的。”

6、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

(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故事,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指名读第一节)。

(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1)、“骨碌”是什么意,谁懂了?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学生可以自己做做动作)(请其中一个做有趣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一下,师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

(2)、这就是“骨碌”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注意,在想点子)。

(3)、是的。“扯着嗓子”的“扯”懂吗?(老师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

(4)学生可能会被老师的动作觉得是“拉”的意思。

(5)、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长?(边做动作把喉咙拉长)这受得了吗?想想是把什么拉长?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读句子)读懂了吗?是把什么拉长?(把声音拉长)。

(6)、对就是把声音拉长,狐狸告诉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个“我”字要拉的长一点,而且要读出问的语气。注意“我”后面是一个问号。(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7)、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学生读)。

指名读: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胆子。(注意在学生朗读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声音读大的基础上,鼓励孩子要将自己的表情放进去)。

师范读,学生练读。

(8)、一生上台读。师: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动作抓住学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师蒙住的话,你就没命了。(该生朗读如果不佳的话,就可以再请一位读一读)。

(9)、你胡说,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老天爷怎么不让我当大王了呢?你的话我不信!

(10)、暗示学生接下去说:不信,我带你到森林深处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说完后老师松手)。

小结:下节课我们就跟狐狸到森林去走一走,现在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出示生字:威派爪吓寻抗狐胆借假兽。

2、找找这些字的字型结构:

左右结构:派吓抗狐胆借假。

上下结构:寻兽。

半包围结构:威。

独体字:爪。

3、同桌自己讨论说说如何记忆这些字。

4、进行书写指导。

“派”和“旅”的右边的区别。

“狐”和“爪”的区别。

5、学生进行区别、临摹。

二、口头作业。

1、()头摆()东()()望。

()气()现狐()虎()。

2、比比组词。

派()爪()胆()。

旅()瓜()但()。

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识字和写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六、课前准备:课件、字卡、词卡。

七、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情,激趣入题。

1.讲故事,奠定情感基础:

a.播放课件中《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a.引语: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纯真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学的愿望,她写了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b.板书课题,齐读。

(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感知,趣味识字。

1.配乐范读,激趣读文。(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合作,利用扑克牌识字。(在玩中识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全班交流,游戏识字:

a.七巧板游戏:如果大家能把这些生词都读准了,那么,这些卡片会变成有趣的图形来。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开火车读与齐读相结合。

学习“遥”时,引导学生背诵学过的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学习“健康”这个词时,引导学生想想,你在哪个地方见过“健康”这个词?

学习“哭”时,鼓励学生思考,你有什么识字好办法,向大家推荐一下?)。

b.出示心形生字卡,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学生读一个字,就在黑板上贴一个字,并有意识地贴成一个大心形。

(在游戏中,学生会参与积极的情感,爱学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5.引导发现,指导书写:

a.课件出示“良”“食”,引导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b.老师要写这两个字了,谁来提醒我,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c.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d.学生练写: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写得好,就在旁边画上一颗五角星。

e.练习给“良”组词。(用“善良”这个词自然过渡到课文的朗读。)。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1.指读正音,并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c.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在情境中,练读第一小节:。

a.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b.老师相信,现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带着这种体会和感受有感情地读这几个词。(出示词卡: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d.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e.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评读)。

你能比他读得还要好吗?(激读,赛读)。

4.同桌合作,读中感悟。

a.激励引读: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请同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练读第二小节。

b.同位展示读。(引导同位可以每人读一句。)。

c.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d.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当你饿了的时候,在家等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鸟的心情和你一样,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读“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感情。)。

e.小作者想到了小鸟的可怜,就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师生合作,接读课文。)。

f.指名读第二小节。

5.小组合作读,读出对西西的祝福。

a.小组合作练读第三小节。

b.小组展示读。

d.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第三小节,共同为西西祝福吧!

6.合作练读,再次感知全文:

a.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每小节的第一句话,女生读每小节的第二句话。最后一小节,男女齐读。

b.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学生接读。最后一节,师生齐读。

7.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什么?(结合板书中的心形,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1.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们,你最想写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笔,模仿诗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

2.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__。

3.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

4.在音乐声中,学生展示读,并把写话内容贴到墙壁上的“爱心家园”中。

5.播放《爱的奉献》,升华情感。

五、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并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1、出示:小夜莺介绍这种小动物。

2、你们听,小夜莺唱起了美妙的歌来,奥莉娅和莉达沉醉在这歌声中,读好课文第二节。

4、奥莉娅很奇怪莉达“为什么要把垃圾带回去,把它们扔进灌木丛。要知道我们这是在树林,谁也看不见。”

5、你们能告诉奥莉娅,莉达为什么会这样做?

6、齐读最后一节。为什么莉达会“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你能用自己的话告诉奥莉娅为什么莉达为什么会这样做?

7、你又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做人应该讲卫生。

四、小品表演。

小组合作,选一个故事演一演。

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这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借写大雪重压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惧、苍翠挺拔,赞颂坚强高洁品质。以“青松”为题,隐含所抒之情。

【教学要求】。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方法】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扩词。

高()()()青()()()。

小学二年级《做人的故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和10个生词。会认9个生字。

2.学会8组反义词。

3.让学生在反义词的训练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反义词的训练。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识记生字,理解第一部分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前3句。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宇。

1.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

恨前鼻韵母漠第四声。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学生朗读,直到正确为止。

四、学习句子。

1.指名读课文。

2.你能从中找到几组反义词。

美一丑爱--恨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3、读准字音,看清形,想想每对反义词的意思。

4、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真诚”“虚假”“冷漠”“热忱”。

5.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部分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材剖析及设计理念:

《风娃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的。通过风娃娃既乖又“傻”的可爱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使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本教学设计紧扣“读”,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紧抓“说”,引导学生读中见悟,表达认识;巧用“演”,让学生驰骋想象体验角色,引领学生一步步从感性体验走向理性认识。

学生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好使?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媒体的运用:

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协作、探究,最终分享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动、有趣的画面,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学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谜语激趣、创境导入。

1、动画显示,猜谜。

生:风。

师:对,它就是我们上节课认识的风娃娃。瞧,它今天又来了(课件显示风娃娃说话的可爱的图象)风娃娃说它现在要考考大家,上节课认识的生词朋友。

显示生词,比赛认读。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呢?

生:领读。

师:有谁能超过她呢?

生:领读。

师:多棒的小老师呀,我们大家一起来!

生:齐读。

过渡:现在呀!老师想让你们闭上小眼睛,竖起小耳朵听一听风声。

二.倾听风声,想象画面。

1.播放不同风声,学生想象画面。

师:听到风声,你仿佛看见什么呢?

生1:我看见小树弯了。

师:你想象的很好,能用上仿佛再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1:听见风声我仿佛看见小树被风吹弯了。

师:说的多好呀!同学们给他一点掌声!还有谁仿佛看见什么?

生2:我仿佛看见衣服被放吹得飘起来了。

生:我仿佛看见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师:大家都长了一个聪明的小脑袋,来给自己一点掌声。

三.细读品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文,边读边找风娃娃做的事。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

生:自由读找。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抓主要找重点]。

2、汇报读书情况。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最勇敢说说你找的事情。

生:做的事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还有吹衣服、小树。

过渡:这些事情都对人们有用吗?我们先来看看风娃娃是怎样做好事的?(课件显示风娃娃吹大风车的画面)。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看风车多吃力呀!水都上不来了,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是什么?

生:断断续续。

师:(板书)指导读词。

生:读书。

师: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读读呢?

生:读。

师:还有谁能带着动作读一读。

生:带动作感情读。

师:我们一起大声读读。

生:齐读。

师:风娃娃来了,它是怎么做的?

生: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水上来了,禾苗喝足了水。

师:你们会吸气吗?

生:会。

师:来让大家轻轻的吸口气,再来深深的吸口气。(动作表演理解深深的吸口气)。

师:水上来了,风娃娃怎么样?(cai显示风娃娃很精神的动画)。

生:多精神呀!

师:禾苗正向风娃娃点头,它会向风娃娃说些什么?

生:风娃娃谢谢你!

生:你有什么苦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

师:多高兴的风娃娃呀!现在谁能高兴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呢?(指名读——评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风娃娃往前走,它看到什么样的帆船?(课件显示吹帆船的画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看见什么?

生:装的很重的货物的帆船。

师:纤夫们怎么样?(cai显示纤夫们动画情景)。

生:他们弯着腰,流着汗。

生:喊着号子。

生:船却走得很慢。

师:风娃娃来了,船怎么样?

生:船飞快地前进了。

师:人们多高兴啊!大家会怎么样夸风娃娃呢?

生:风娃娃感谢你,欢迎你到我家玩……。

师:帆船启动了,纤夫们是多高兴呀,谁来高兴的读一读(指名读——评读——个别读——齐读)。

过渡: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么想的?(课件显示自言自语的风娃娃图象)。

3、体会第三自然段。

师:谁能大声的得意的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生:读。

师:能体会出什么?

生:我体会到风娃娃骄傲了。

生:我体会到风娃娃太得意了。

生:我体会到它认为做好事只要有力气就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好事高兴的心情]。

过渡:光有力气就行了吗?这时风娃娃又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呢?(cai显示风娃娃吹风筝,吹衣服,折断小树的画面)。

4:学习体会4、5、6、自然段。

师:风娃娃做了什么?

生:风娃娃来到广场上,吹跑了风筝,

生:吹跑了晒的衣服,折断了新载的小树。

师:这时候人们怎样对待风娃娃的?

生:人们责怪它。

师: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么想的,读一读这句话。(课件显示句子)指导朗读。

5、想象感悟,体会第七自然段。

生:风娃娃不动脑子,好心办坏事。

生:风娃娃帮人们做好事是对的,可是你不能太用力气呀!

生:风娃娃你应该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

生:风娃娃你的愿望很好,可是你不能太用劲呀!

过渡:在你们的帮助下,风娃娃后来又为人们做了些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组讨论交流风娃娃又来到什么地方是怎样做的。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助人为乐的。

五:课件显示,指导书写(cai逐步显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

1、课件显示,学生观察。

2、交流发现,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朗读中能很好地理解课文中“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纤夫”“责怪”等词句的意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第一课时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

火车

洗衣

服装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设计教案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冰心。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

兴奋咬牙糟糕小辫唇儿。

(1)自己轻声读。

(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

(5)全文一共有几节。

3开火车读全文。

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

(1)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教师范读,个别练习。

三总结延伸。

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2师总结归纳。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节。

1指名读。

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指名读第2句。

4什么是神仙?

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一节。

(二)第二、三节。

1指名读。

2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

3他拍着水淋淋的泥裤子,直喊“糟糕”,嘴上这么说,内心却感到什么?

4自读2~3节。

5指导朗读。

6试着背诵。

(三)第四节。

1指名读。

2小妹妹是怎么跑的,表演小妹妹的动作。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上一交呢?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延伸。

1齐读课文。

2回忆自己曾经在雨中怎样地玩耍。

小学二年级语文《鹅妈妈的故事》教案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5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更深一步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学习生字,出示书写后短语。

1、炎热的夏日幸福的小鹅轻轻地呻吟,可怕的事情动人地歌唱。

朗读短语,学习带点生字。

炎:注意第四笔是点。

幸:与“辛”对比学习。

福:注意部首写法,与“幅、副”对比学习。

事:与“世”对比学习。练习:我(是)一名小学生,我能做很多(事)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呻、吟、唱:对比学习。

2、温暖的阳光广阔的世界细嫩的草茎艰难地喘气柔软的小草受伤的翅膀雷鸣冰雹嬉戏舒适。

朗读词语,读会带点字的读音,给带点字扩词。

三、生字回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复习。

1、复习生字。

2、朗读全文。

五、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的短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词语写得美吗?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就把它们连成了一段优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或它们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采取多种形式朗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读完第一自然段,形容一下小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二、学习第二、三段。

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冰雹铺天盖地地掉下来时小鹅们的样子和鹅妈妈的感受。

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呢?朗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五段。

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四、学习第六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练习。

1、下面几组字你认识吗?组个词,把它们区分开。

事()掌()世()长()。

2、填一填。

()的夏天()的生活()的小鹅。

快乐地()轻轻地()静静地()。

小学语文二年级《贝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贝、壳”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贝、壳”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恰当的停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字教学。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东西吗?(多媒体课件展示贝壳的图片。)。

今天,我们将从《“贝”的故事》中了解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魅力。(板书课题)。

2、指导书写“贝、壳”。

(课件出示):“贝、壳”的动画笔顺图。

师点拨:

“贝”:竖与横折的折段一样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最后一笔是长点。

“壳”:上窄下宽,上边是“士”不是“土”;“士”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秃宝盖的横钩在横中线上,最下边的“几”的撇和横折弯钩要写的舒展。

(1)教师范写生字,并再次提醒学生书写要领。

(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书写强调。

(3)指名上黑板写,点评优缺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3)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3、小组比赛读,生评价。

三、学习认读生字。

1、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生评价。

学习生字:甲骨类。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加—加:日+丨=甲米+大=类。

减一减:滑—氵=骨。

(2)介绍“甲骨文”。

师:古人看到了贝壳之后,怎么把它记下来呢?有谁可以猜一猜?

生:把它画下来。

(3)给学生介绍“贝”字的写法演变。

(4)出示: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指名读,生评价)。

认识多音字:漂加一加:氵+票=漂换一换:飘—漂。

语境识字:珍:珍惜、珍爱、珍宝。

出示贝壳做的饰品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饰品”。

给学生讲解“饰品”的意思。

学习生字:饰品。

根据字谜来识记“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层楼。老大住楼上,老二老三挤下头。

(5)出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请同桌2人一起读,生评价。)。

学习生字:随易损币。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教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

语境识字:随:随身、随手、随从。

加一加:日+勿=易扌+员=损。

利用图片识记:出示人民币,认识“币”

(6)出示:所以,用“贝”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学习生字:财、赚、赔、购、贫、货。

学生说拼音,口头组词,教师课件出示组词。

识字方法:

加一加:赚=贝+兼购=贝+勾贫=分+贝货=化+贝。

赔=贝+咅(读pu,义同“呸”,表示斥责或唾弃。)。

2、出示会认16个生字,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归类。

品字结构:品。

独体字:贝甲币。

上下结构:骨类易贫。

上中下结构:壳。

左右结构:漂珍饰随损。

财赚赔购。

开火车认读16个生字。

四、出示词语,每组5号领读。

五、再次朗读课文,指名评价自己的朗读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恰当的停顿。

六、拓展:认一认这些字,大声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

1、认真书写“贝、壳”。

2、熟读课文。

3、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

八、总结: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板书设计。

贝壳。

加一加:甲类漂易损财。

赚赔购贫货。

换一换:飘—漂。

减一减:骨。

猜字谜:品。

利用图片记忆:贝壳饰品币。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贝的故事》

1、熟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2、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规律,归纳一批学习过的形声字来学习本课。

3、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1、复习导入,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贝类珍贵漂亮装饰品佩戴。

钱币购买偏旁钱财携带富贵货物。

样子可以有关。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独出示文中1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5)一起朗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

(3)用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书上例举了一些例子。

赚、赔、购、贫、货。

3、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

(请同学们让字典帮忙)。

2、精读细读,用波浪线勾画出贝的作用及特点。

1、根据“贝”的故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2、猜一猜:我还知道哪些字与什么有关。

如:。

(1)铜镜与什么有关?

(2)珠宝与什么有关?

1、将“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观察生活中的字,看看你知道哪些字的由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案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的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相关所谓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意境。第四自然段,即古诗《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待了《游子吟》的写成。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学会本课10个绳子,两条绿线内所谓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若干。

根据教材中的情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古诗《游子吟》)教师适当设疑:诗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

1、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那好!开始自由朗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生自由读课文)。

2、刚才,你们读书可认真了,相信会有很多收获。谁能勇敢的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谁读的最棒。(师生评价)。

3、(课件出示生字词)你们看,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跑到这里来了,你们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采取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4、生字词读的很准确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

三、深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2、读后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1)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课件: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读好这句话,看谁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给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第二幅图片,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a、同学们请看图,从母亲的表情。

(母亲的眼睛紧盯着孟郊)、动作(双手拉住孟姣)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母亲舍不得孟郊离去)。

c、那母亲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个别读、齐读)。

(3)出示图片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a、他看到了什么?(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c、出示: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怎样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孟郊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出示《游子吟》)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a、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什么?

b、谁想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句)。

d、齐读全诗,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四、小结。

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寻常,又是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一下这伟大的母爱。

五、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回家把《游子吟》背给父母听,并说说诗的意思。

教学点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副图片,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