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精选19篇)

时间:2024-05-15 02:17:06 作者:书香墨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实施。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准备:

头饰:猴子、乌鸦、喜鹊、杜鹃;习字册、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

板书课题。

2、教学生字“猴”:

你怎样记住“猴”字?指名答描红。种是多音字,谁能分别组词?种子。种树。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学生各自练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根据学生读的实际情况板书不易读准的词语,师生共同正音,并指导读通句子。

4、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力求正确、流利。

三、整体感知。

1、同学们,现在你们能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归纳填空,

出示:猴子先种______树,后来等不及,改种_____树,又等不及,便改种______树、______树,结果________________。

四、自主识字。

1、学生各自认读课文后的生字,不熟的字借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全班交流。把你的好方法说给大家听。描红。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浇水、施肥、耐心、成活、拔掉、改种、等不及、不着急。

二、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猴子先种梨树,后来等不及,改种杏树,又等不及,便改种桃树、樱桃树,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继续学习《猴子种果树》。

板书:梨-杏-桃-樱桃-什么树也没种成。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各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回答)。

(2)、师:梨树苗的成长是不需要每天都浇水、施肥的,可是猴子为什么这样做呢?(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猴子想吃果子的心情多么急切啊!你能把猴子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各自试试看。(各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2)、出示2-8自然段内容,各自轻读。

请你读出猴子的心急来。师生评议。

(7)、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

同桌练读,指名几桌戴头饰赛读,师相机进一步指点。

(8)、师小结:没有耐心的猴子等不了五年的时间,所以它梨树没栽成。

引读,猴子哪里知道__________,一年几年___________。

板书:难栽。

6、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就这样,这只猴子_____________。

(2)、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板书:一事无成。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现在谁能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猴子说呀!引导学生对猴子要多元化评价。敢于拔树又种树,说明猴子有探索精神,天天浇水、施肥说明猴子很勤劳。它做事没有主见,没有耐心这是不可取的。

四、作业。

熟读课文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五、板书设计。

梨------杏------桃------樱桃------什么树也没种成。

等不及也等不及还是等不及难栽。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盲目听信他人意见,不断更改自己的种植计划,最终什么果树都没有种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表演,从中理解深刻的道理。课文文字比较简单。

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也是差不多。

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没有多少嚼头的词语。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这篇课文的2、3自然段与4、5和6、7自然段的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因此,教学中,我以2、3自然段的学习为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杏树,最后落脚在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上,并让学生互相评议,学生个个都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朗读是学生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以朗读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做到以读代讲,甚至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把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这篇课文文字比较简单。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也是差不多。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没有多少嚼头的词语。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指导学好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的勤劳与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文章的第二、三节是写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结构与第四、五节、第六、七节相似,只要指导他们会学了这两节,就为自主学好下文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两节时,我以扶为主,指导学好这两节。三、以放为主,指导学好第四、五和第六、七节。

原来以为,自己的教学层次设计得挺清楚,课文又浅显易懂,在课堂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一上完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表现比我精彩。我认为的学生的精彩之处有:1、在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学生交流自己对本段的体会时,别的小朋友认为小猴“天天浇水施肥”是猴子急着想吃梨子,没有耐心的表现。有一学生却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现,讲得有道理,值得肯定。2、学完课文,请小朋友谈谈,如果以后猴子还要种果树,你会怎样提醒小猴?有的说小猴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能种好果树;有的干脆说,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有个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说:“我会告诉小猴,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分别种上杏树、桃树、樱桃树,这样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赞叹。3、学生对本文的分角色朗读兴趣浓厚,并有声有色。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师:上课。

生:起立。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信心上好这堂课吗?

生:(自信地)有。

师:我相信。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

生:想。

师:双排火车开起来。

生:快快开到这里来。

师:请第二列火车来开。列车长,请问你们想开到哪里去玩啊?

生:我们想到杭州去。因为你以前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里的景色很美,我们也想去欣赏一下。

师:好的,看看你们能不能安全到达。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师:上节课我们去花果山走了走,发现那里有只猴子特别喜欢吃水果,于是就想自己种果树。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2课--生齐读课题《猴子种果树》,看看这只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

生读第一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勤劳,因为它天天都给果树浇水、施肥。

生:我知道了猴子很喜欢吃水果,它天天浇水、施肥是为了早点吃到水果。

生:我知道了猴子的心情有点着急,它等着将来吃梨子呢!

师:说得好,那就请你们一起带着这种着急的心情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那猴子后来吃到水果了吗?从课文中找一找,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我找到了,在第九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师:是吗?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师板书--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声音很响亮。

生:我觉得他读得好,因为他读出了猴子后悔、难过的感情。

师:真好。我们也像他一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生读课文)。

生:猴子分别听了乌鸦、喜鹊、杜鹃三只鸟对它说的话。

(生再读)。

生:我已经找到了,乌鸦对猴子说的话在第二节,喜鹊对猴子说的话在第四节,杜鹃对猴子说的话在第六节。

师:有不同答案吗?…都没有?恭喜大家都答对了。看看--(出示二、四、六自然段)。

仔细看看这三个自然段,你发现什么没有?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的。

生:我发现了这三种鸟都说了一句农谚。乌鸦说的是“梨五杏四”,喜鹊说的是“杏四桃三”,杜鹃说的是“桃三樱二”。

师:你的眼睛可真锐利啊!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你知道什么叫农谚吗?

生:农谚就是农民伯伯们在劳动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经验。

生:“梨五杏四”是说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只要四年就能结果。

生:“杏四桃三”是说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桃树三年就能结果了。

生:“桃三樱二”是说桃树要三年才结果,樱桃树只要两年就行了。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聪明,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学会了。还能发现什么吗?

生:我发现了。他们都说了一个问句。

师:是啊,这三个问句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它们都是反问句。

生: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师:真是了不起啊。连这个都被你们发现了。既然说意思一样,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说猴子等不及。

生:因为他们都很了解猴子,所以帮猴哥着急呢。

师:这些鸟儿可真关心别人啊。你喜欢哪种鸟,把它所在的自然段读一读。

生:我喜欢杜鹃。因为杜鹃就是布谷鸟,它的叫声很好听。所以我喜欢它。

(读第六节)。

师: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特别是最后一句“你不着急吗?”他读出了很着急的感觉。

师:好的,那就请喜欢杜鹃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吧。

(生读第六节)。

生:我喜欢喜鹊。因为喜鹊叫了就会有好事情来了,人们都喜欢它。(读第四节)。

师:谁来评一评?

生:他读得声音响亮,也很有感情。

(喜欢喜鹊的学生齐读第四节)。

师:有人喜欢乌鸦吗?

生:我喜欢。因为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上我们学到了一首歌叫《小乌鸦爱妈妈》,小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声音也不好听,但是它很孝顺,所以我喜欢它。

生:喜欢。

师:那就请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第二节)。

师:听了鸟儿们说的话,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小朋友们第三次读2-8,找一找在哪几个自然段。

(再读课文)。

生交流,在三、五、七自然段。

生:有!!

出示填空:听了()说的农谚(),猴子知道(。

)结果的时间比()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改种(。

)。

师:这么长的填空吓坏了吧!

生:没有!我不怕。

师:自己可以先说一说。

(同桌练说)。

生:听了喜鹊说的农谚“杏四桃三”,猴子知道杏树结果的时间比桃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杏树,改种桃树。

师:虽然不太熟练,但他是第一个起来说的,勇气可嘉,大家表扬他。

(给予掌声)。

生:听了乌鸦说的农谚“梨五杏四”,猴子知道梨树结果的时间比杏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师:比上一个小朋友说得好了,同样要鼓励他。

(给予掌声)。

生:听了杜鹃说的农谚“桃三樱二”,猴子知道桃树结果的时间比樱桃树结果的时间长,于是就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

师:说得是越来越好了。那我们连起来把课文读一读。女生读2、4、6、8节,男生读3、5、7节。

(男女生分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前面的问题,这只猴子那么勤劳,到最后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

生:因为鸟儿们说什么,猴子就做什么,自己不动脑筋,没主见,所以什么树也没种成。

师:我发现你很动脑筋,如果猴子能像你一样就不会什么树也种不成了。(板书:没主见)。

生:因为猴子一直想早点吃到水果,性子急,所以什么树都没种成。

师:对呀,也就是书上说的没耐心,老师要用你说的词语--性子急(板书)。

生:后来它一直种樱桃树,可是樱桃好吃树难栽,猴子它没本事种好。

师:还有一个原因是--树难栽(板书)。

师:这只猴子真是太没主见了,太没耐心了,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一直种梨树,不听别人的。

生:我喜欢吃桃子,我就只种桃子。

生:我要去学习种樱桃树的方法,再把樱桃树种好。

生:我会把每一种树都种一棵,这样两年就能吃樱桃,三年就能吃桃子,四年就能吃杏子,五年就可以吃梨子,以后每年都会有各种水果吃了。

师:哇,你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真是令人佩服啊!

生:好。

师:下课。

生:起立。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真是非常出色,谢谢你们,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反思]:

上课下来总体感觉还可以,但时间好像紧了点,所以在处理猴子的想法、做法那里的填空时仓促了一些,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本来那填空就有一定的难度,时间一短,说得好的同学就少了。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农谚”等词语,并积累一些农谚。

3、能感知了解故事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师板书课题,会学习的同学会悄悄地和老师一起写。

3、课题中有个生字,出示“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偏旁、多音字)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果树?指名说。

出示: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正音“樱”后鼻音,齐读。

2、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猴子种树的经过吗?

3、猴子为什么一再地改种果树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出示自读要求。

生自由地朗读全文,交流。

(1)改种杏树。

指名说。指名读2、3自然段。评价,再指名读。

乌鸦说——出示词语:梨五杏四。

什么意思呢?(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四年就能结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再来说,读好这个词,齐读。

听了乌鸦的话,猴子改种了杏树,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个自然段。

(2)改种桃树。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一只喜鹊“喳喳”地飞来了。读词:喜鹊。它可是吉祥的象征,你看名字里还带个——“喜”字呢。

出示生字卡片:喜,你是怎么记的?请看大屏幕,在甲骨文中,“喜”字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呼声。你能给喜字找找朋友吗?(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知道吗?两个喜字在一起也读xi。点击:双喜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字?(结婚、喜糖……)。

谁来读读4、5两个自然段。评价,再指名读。喜鹊说的“杏四桃三”。你懂吗?指名说,小朋友真会学习。把这个词送回文中再来读读呢,齐读这两个自然段。猴子又改种了桃树。

(3)改种樱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杜鹃也飞来了,指名读6、7、8自然段。评价,齐读。

杜鹃劝猴子——桃三樱二,樱桃树几年结果?指名说。这是农民伯伯在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叫——农谚,找一找故事里还有一句:樱桃好吃树难栽,读第8自然段。什么意思?(樱桃好吃但树很难种活)你还知道哪些农谚?指名交流。

(4)让我们把文中的生词连起来读一读。横着齐读,竖着齐读。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1-3自然段。

1、猴子先后种了四次树,让我们去看看猴子第一次种梨树时的情景吧。

2、指名读。猴子每天都做两件事?(浇水、施肥)出示“浇”、“施”、“肥”。你用什么办法来记生字?肥是月字旁,与什么有关,还有哪些月字旁的字?(胖、脸、肺……)。

还有哪只小猴子想快点儿吃到梨子?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心急的猴子,齐读。

3、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说,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自读第2、3自然段。出示乌鸦的话,谁来读好乌鸦的话。读读红色的句子,这是两句——反问句。自己大声地读读,想一想乌鸦的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你就是这只乌鸦,请你对猴子说说这段话,注意把你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是啊,猴子等不了五年,它这么心急,就是没有——耐心,读词。难怪人们说猴急呢,乌鸦可真了解猴子啊。(师生评议)齐读。

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猴子的想法和做法。齐读第3小节。

(3)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男生扮演猴子,女生扮演乌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只没有耐心的猴子。(分角色读)。

没有耐心的猴子等不了五年的时间,所以它梨树没栽成。那在听了喜鹊、杜鹃的话后,猴子是怎么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有两个字宝宝等着我们去写好呢,出示生字“施”、“喜”,观察字形。

2、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贯穿在文章中。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帮助孩子理解,并且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从果树谈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揭示课题。相机教学“种”字,析形辩音。然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设疑: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果树?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说说猴子种树的经过,质疑:猴子为什么要一再地改种果树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课课文。

在轮读课文的阶段,相机提示学生正音,比如说“樱”是后鼻音;“耐”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ai。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炼文中的树名、鸟名、象声词、农谚等词语,让学生有了类的概念,在语境中轻松地学文识字。

在教学课文内容时,依旧贯彻随文识字的教法。通过析音、析形、析义分类指导识字。例如在教学“浇”时,通过析形和动作,以及换偏旁,帮助学生牢记生字。文本教学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初步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在学习课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时,要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先读,在读中思考。

以导“说”、导“读”、导“疑”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本文。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道理。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本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词语意思,会写种、浇、肥、想、喜五个生字。

教学伊始,我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指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揭示课题。相机教学“种”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认识生字、记住生字、会用生字。在认读生字词的环节,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梯度地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读字词,学生学得很有激情。另外,根据故事的结构,我将词语分类,让学生在认读字词的同时也明白了故事的大意,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识字环节中,学生能很好地读出生字,他们也通过同桌交流的形式,互相介绍了识字方法,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用数字换偏旁和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当我出示“喜”字的变化,为他们讲述字源的时候,学生都听的很认真,也非常喜欢。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光认识了生字、词语,而且能用词语来说一句话。我觉得识字环节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还有点遗憾就是没能再次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所以,我感觉课前预习和把握课堂节奏非常重要。

猴子种果树教学案例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部分生字。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2课《猴子种果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写。因种是本课生字,因此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边写边强调种的字形。

写好后学生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学感悟。

1、同学们真会发现问题,让我们打开课文,一起来看看猴子怎样种果树的吧!

谁来说说我们读课文应注意哪些方面?(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把不认识的字词划住多读几次)。

边读书边勾画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现在开始读课文,你认为哪些地方难读就把哪些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好了再接着往下读。

学生读课文。

2、自学生字,合作交流。

(1)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遇到了不少陌生的字宝宝,这节课我们重点就来学习这些生字,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大家看课后生字,先自己认读,自己认会后读给同桌听。

(2)同桌交流预习的时候收集到的有关这些生字的知识,如遇到有争议的地方可4人小组共同讨论。学会倾听是学习别人的一种好方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有不同的意见要及时提出。

三、展示点拨。

大家交流的`很认真,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些字宝宝。

(1)现在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字宝宝,看看按哪种方法分类比较好(结构)。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把生字卡片按结构分类贴在黑板上。

左右结构:种施肥浇耐拔改。

上下结构:想。

上中下结构:喜。

(2)出示小黑板考察学生字音及部首掌握的情况。

选对错多音字。

(3)再认真看看这些生字,你感觉哪几个字记起来比较困难提出来,我们大家想办法一起解决。

教师随机板书字词。遇到难写的字顺便完成写的任务如:喜浇施。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随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师先范写,学生描红,本子上练写.(再次提醒写字姿势)。

写好后同桌互相评价。

(4)让学生盯着生字不出声默认这些生字。

现在你再看看这些字,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把这些字牢牢记住。

(5)大家想的办法真多,现在还有4个字宝宝也非常想和我们成为好朋友。自己用刚才大家说的识字方法,把这4个生字想办法记住。

出示小黑板(二类字)。

自己记会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6)练习给生字组词。学生自己看着生字卡片练习给每个生字组词。

开火车让学生组词。(包括4个二类字的正反面的字)。

(主要给上课发言不太积极的同学这个机会)组对后大家跟读。

(7)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认读词语。

请一名学生上来当小老师。开火车认读。

(8)认识完生字后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现在我们已经和这些字宝宝成了好朋友,相信你们现在读课文一定读得更准确了。那就自己考考自己吧!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恒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1、(出示挂图)这是谁呀?(一只小猴)它在干什么呢?(它在种果树)。

二、2、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结果怎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22课。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词语:

猴子浇水施肥哇耐心拔掉改种喜欢喜鹊桃三樱四。

(1)自由读。

(2)这课中,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3)开火车读词,指名读,齐读。

(4)去拼音读。

3、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勾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6、讨论交流:

(1)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施肥:给植物上肥料。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看谁读得最通顺。

8、读了这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

2、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3、学生描红。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3、你除了知道“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外,你还知道哪些农谚,请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浇水施肥耐心拔掉改种等不急不着急。

二、新授。

1、指名读,齐读。

2、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3、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断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艺奖等)。

3、表演。

4、学生评价。

5、师:小朋友们,猴哥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那么你想对它说什么呢?(把表演猴子的同学留在台上?)。

6、师:猴哥听了这么多好伙伴的话,你今后会怎么做呢?

7、知错就改,仍然是个好猴子,相信你今后一定能够吃到自己种的果子的。

四、小结。

通过学习,希望每位小朋友今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主见,争取把事情做成功,不要半途而费。

五、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五、板书设计。

“梨五杏四”没有耐心。

“杏四桃三”没有主见一事无成。

“桃三樱二”急于求成。

我的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针对第一次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症状,心里一直琢磨着,在评课下来,发现自己的课备得实在有问题,自己的课堂线索没理清,浑水摸鱼的心态让自己总得不到舒坦,对症下药,将自己的教案推翻,重新给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

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三个小部分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采用“由扶到放”“以放为主”的方法展开教学,这里有知识性的问题,“农谚”“梨五杏四”等具体农谚要让学生明白。当乌鸦、喜鹊、杜鹃问他时,猴子连接回答的都是“等不及”,说明猴子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然后将猴子的三次表现放在一起比较读,从反复的读中小朋友还认为这只猴子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觉得说的也是挺对的。水到渠成,正因为猴子这样,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作为教师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允许学生对猴子的评价多元化。这样孩子们对猴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也能拓宽孩子们的思路,但在指导的过程中,我抓住主要的,引导学生从积极的层面上分析理解。

课后拓展时,我提出:“小朋友,你能帮帮这只猴子,快告诉他为什么他什么树也没种成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切自体验,来劝解帮助别人,以达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角色参与,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引起思考,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为了让反面的引以为戒的故事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我说:“猴子听了小朋友的劝告后,一定很受启发,第二年克春天这只猴子又种上了果树,这一次他他有没有吃到果子?”让小朋友接着课文写下去。很多小朋友写得都不错,实际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状况。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课文文字比较简单。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也是差不多。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没有多少嚼头的词语。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三次种树片段,然后反馈交流,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首先,针对三部分结构相似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去学习2到8自然段,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乌鸦、喜鹊、杜鹃说的话,并通过让学生找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来体会乌鸦、喜鹊和杜鹃对猴子的怀疑和担心,然后通过比较猴子说的话以及猴子的做法来体会猴子的盲目和没有耐心,并指导朗读。教学中我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来理解文章道理,最后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学生的评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在比较理解乌鸦、喜鹊和杜鹃三只小动物的话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时候,学生总是把问题停留在字面上,不懂得从它们话的意思中去体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从而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第二,由于三部分的内容相似,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容易,因此本次教学我添加了“演一演”的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课堂氛围立刻活跃了起来。但是给予学生准备的时间太短,所以学生的表演不够丰富,没有动作,没有表情,只是在背书,由于学生表演的不够精彩,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观看表演,使得本身很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变成形式。

第三,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为教学做一个良好的收尾。童话故事深受学生喜爱,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的终止,将课内延伸至课外,将童话故事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新《课标》对二年级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训练要求。由于课堂上时间安排的关系,没有能在课堂上说一说,只能作为作业让学生去续写。

《猴子种果树》教学赏析

词语教学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在黑板上或者屏幕上出示,然后通过自读、指读、领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读准字词的音,识记字词的形,了解字词的义。一般到此,词语的教学就结束了。然而,薛老师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进行教学,而是根据词语的意义首先对词语进行了归类。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是果树;乌鸦、喜鹊、杜鹃是鸟类;哇哇、喳喳、咕咕是鸟类叫声;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杏二、樱桃好吃树难栽是农谚。然后按照归类后的词语串进行教学,学生不但读准了字词的音,识记了字词的形,了解了字词的义,而且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类的概念,发现了词语意义上的联系,薛老师的词串教学实现了词语教学的增值。

在本课的词串教学中,薛老师把表示果树的一类词语、表示鸟类名称的一类词语、表示鸟类叫声的一类词语、表示农谚的一类词语集中分类呈现并展开教学,在读一读、说一说、学一学的过程中,学生读准了字词的音,熟悉了词语的义,明了了词语的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学习方法,但是方法渗透其中,即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恰当的分类整理,就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经常进行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一定会从中悟得语文的学习方法,而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在进行词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准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的音,又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这些是果树名称,这是认知;读乌鸦、喜鹊、杜鹃,知道这三个词表示鸟的名称,这是认知;知道鸦、鹊、鹃都表示鸟,所以,字里面都有一个鸟字,这是认知;读哇哇、喳喳、咕咕,知道这三个词表示鸟的叫声,这是认知;读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知道这几个短语是农谚,这也是认知。学生由读到在心里建立起果树的名称、鸟的名称、鸟的叫声、农谚等几个概念后,实际上学生完成了一次认知的过程,这是心理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

《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段落结构相似,只要把第二、三自然段中的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换成相应的杏树、喜鹊、喳喳、杏四桃三就是第四、五自然段的内容,再换成桃树、杜鹃、咕咕、桃三樱二就是六、七自然段的内容。薛老师发现了这篇课文构段上的特点,挑选出这些词语进行巧妙的归类。竖着读分别是关于果树名、鸟名、鸟的叫声、农谚的四类词语,而横着读,则每一行巧妙的对应着相关的段落内容,对段落内容有提示作用。

在这节课上薛老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指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课堂上我们看到薛老师先是指导学生讲好第二三段的内容,然后问大家:谁能出个主意,想个好办法,让大家不看书、不练习就能把下面的两段故事讲出来。学生立刻举手说出只要改一下段落中树的名字、鸟的名字、鸟的叫声及农谚就可以了。接下来的教学我们看到,学生用这种换词的办法很快就把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了。

学生之所以能在课堂上这么快这么好的讲故事,与薛老师课堂开始进行的词串教学是分不开的,其铺垫了无痕迹,精妙无比。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课文又浅显易懂,在课堂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一上完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表现比我精彩。我认为的学生的精彩之处有:1、在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学生交流自己对本段的体会时,别的小朋友认为小猴“天天浇水施肥”是是猴子急着想吃梨子,没有耐心的表现。有一学生却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现,讲得有道理,值得肯定。2、学完课文,请小朋友谈谈,如果以后猴子还要种果树,你会怎样提醒小猴?有的说小猴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能种好果树;有的干脆说,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有个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说:“我会告诉小猴,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分别种上杏树、桃树、樱桃树,这样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赞叹。3、学生对本文的分角色朗读兴趣浓厚,并有声有色。4、在学习生字,识记“拔”的字形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我帮朋友拔了一颗牙”的有趣、形象的猜字谜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三个小部分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采用“由扶到放”“以放为主”的方法展开教学,这里有知识性的问题,“农谚”“梨五杏四”等具体农谚要让学生明白。当乌鸦、喜鹊、杜鹃问他时,猴子连接回答的都是“等不及”,说明猴子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然后将猴子的三次表现放在一起比较读,从反复的读中小朋友还认为这只猴子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觉得说的也是挺对的。水到渠成,正因为猴子这样,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作为教师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允许学生对猴子的评价多元化。这样孩子们对猴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也能拓宽孩子们的思路,但在指导的过程中,我抓住主要的,引导学生从积极的层面上分析理解。

课后拓展时,我提出:“小朋友,你能帮帮这只猴子,快告诉他为什么他什么树也没种成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切自体验,来劝解帮助别人,以达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角色参与,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引起思考,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为了让反面的引以为戒的故事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我说:“猴子听了小朋友的劝告后,一定很受启发,第二年克春天这只猴子又种上了果树,这一次他他有没有吃到果子?”让小朋友接着课文写下去。很多小朋友写得都不错,实际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状况。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时还要抓住动物的特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以导“说”、导“演”、导“读”、导“疑”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本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学习这一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收获也很大。在这一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学到第一自然段,问学生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猴子时,孩子纷纷举手,“这是一只勤劳能干的猴子”他们说从“天天浇水、施肥”看出来的,我说小朋友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他有什么样的目标?虽然来自文本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如《晚上的“太阳”》,文中可看出爱迪生很爱他的妈妈,但更多是通过妈妈得急性阑尾炎急需开刀遇到了困难这件事体现了他急中生智,遇到问题善于动脑、动手,这是课文主要体现的思想。这一课主要反映猴子做事没有耐心、急于求成。所以第一自然段虽然只要一句话,孩子答出了猴子勤劳,还要回归到猴子为什么这么做,是急于吃到梨子,为全文体现的主旨定下基调。我们还要简单地跟小朋友讲,梨树苗的成长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小朋友更加体会到猴子等梨子吃的急切心情。

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三个小部分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采用“由扶到放”“以放为主”的方法展开教学,这里有知识性的问题,“农谚”“梨五杏四”等具体农谚要让学生明白。乌鸦、喜鹊、杜鹃问他时,猴子接连回答的都是“等不及”,说明猴子没有耐心,急于求成,小朋友还认为这只猴子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觉得说的也是挺对的。水到渠成,正因为猴子这样,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学完后问小朋友有没有什么想法,你想对猴子说什么呢?大家仿佛有好多话要与猴子说。小朋友通过这个儿童故事就明白了所蕴涵的道理,看来空洞的说教没有说服力,孩子们机械地记忆是那么索然无味。他们希望猴子要有耐心,机会是属于善于等待的人,不能没有主见,别人的话我们应经过头脑分析加以判断,不能人云亦云,这也是平时我所希望的,人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正因为这只猴子有这样的不足,最后空空如也,其实对孩子们也是教育,毫无疑问,我们不能像这只猴子学习。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这样孩子们对猴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也能拓宽孩子们的思路,但是正如前面说的,应抓住主要的,要从积极的层面上分析理解。

有小朋友认为对猴子希望寻找生长期较短的果树来栽种是没有错的,樱桃树难栽未必栽不活,为什么要一起拔掉呢?听了乌鸦、喜鹊、杜鹃的话后应思考,可继续种生长期短的树。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形象,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因此我制定的第一课时目标是:

1、学会本课的生字、农谚,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而文本就是识字写字的载体,所以面对低年级童话故事教学,我们首先要把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贯穿在课文中。通过记忆字形,记忆口诀帮助识字。例如在教学“拔”时,通过析形编口诀,以及换偏旁,帮助学生牢记生字。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帮助孩子理解,例如教学“农谚”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去课文中找,自己总结经验理解“农谚”的意思,完成了我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文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猴子一开始天天给梨树浇水、施肥,可是后来居然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是什么原因呢?让孩子们产生阅读期待,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学时我还抓住动物的特点让孩子们练习读出不同的语气,懂得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以导“说”、导“读”、导“疑”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本文。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乌鸦的担心,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

反思这节课的问题,我觉得在朗读指导上还有所欠缺,没有充分让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另外在指导孩子读出乌鸦和猴子的不同语气时,我没有做到范读的指导,也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在以后的课堂上如何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朗读评价也要有层次,有目的,评价要精准,在本节课上让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时间还不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于训练和提升。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上能落实这一自主学习的目标,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学有所得。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农谚”等词语,并积累一些农谚。

3、能感知了解故事大意。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写字。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猴子种果树》,师板书课题,会学习的同学会悄悄地和老师一起写。

3、课题中有个生字,出示“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偏旁、多音字)再读题。

1、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果树?指名说。

出示: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正音“樱”后鼻音,齐读。

2、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猴子种树的经过吗?

3、猴子为什么一再地改种果树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出示自读要求。

生自由地朗读全文,交流。

(1)改种杏树。

指名说。指名读2、3自然段。评价,再指名读。

乌鸦说——出示词语:梨五杏四。

什么意思呢?(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杏树四年就能结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再来说,读好这个词,齐读。

听了乌鸦的话,猴子改种了杏树,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个自然段。

(2)改种桃树。

正当杏树成活的时候,一只喜鹊“喳喳”地飞来了。读词:喜鹊。它可是吉祥的象征,你看名字里还带个——“喜”字呢。

出示生字卡片:喜,你是怎么记的?请看大屏幕,在甲骨文中,“喜”字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呼声。你能给喜字找找朋友吗?(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知道吗?两个喜字在一起也读xi。点击:双喜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字?(结婚、喜糖……)。

谁来读读4、5两个自然段。评价,再指名读。喜鹊说的“杏四桃三”。你懂吗?指名说,小朋友真会学习。把这个词送回文中再来读读呢,齐读这两个自然段。猴子又改种了桃树。

(3)改种樱桃树。

正当桃树成活的时候,杜鹃也飞来了,指名读6、7、8自然段。评价,齐读。

杜鹃劝猴子——桃三樱二,樱桃树几年结果?指名说。这是农民伯伯在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叫——农谚,找一找故事里还有一句:樱桃好吃树难栽,读第8自然段。什么意思?(樱桃好吃但树很难种活)你还知道哪些农谚?指名交流。

(4)让我们把文中的生词连起来读一读。横着齐读,竖着齐读。

1、猴子先后种了四次树,让我们去看看猴子第一次种梨树时的情景吧。

2、指名读。猴子每天都做两件事?(浇水、施肥)出示“浇”、“施”、“肥”。你用什么办法来记生字?肥是月字旁,与什么有关,还有哪些月字旁的字?(胖、脸、肺……)。

还有哪只小猴子想快点儿吃到梨子?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心急的猴子,齐读。

3、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说,猴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自读第2、3自然段。出示乌鸦的话,谁来读好乌鸦的话。读读红色的句子,这是两句——反问句。自己大声地读读,想一想乌鸦的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你就是这只乌鸦,请你对猴子说说这段话,注意把你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是啊,猴子等不了五年,它这么心急,就是没有——耐心,读词。难怪人们说猴急呢,乌鸦可真了解猴子啊。(师生评议)齐读。

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猴子的想法和做法。齐读第3小节。

(3)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男生扮演猴子,女生扮演乌鸦,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只没有耐心的猴子。(分角色读)。

没有耐心的猴子等不了五年的时间,所以它梨树没栽成。那在听了喜鹊、杜鹃的话后,猴子是怎么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有两个字宝宝等着我们去写好呢,出示生字“施”、“喜”,观察字形。

2、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识字贯穿在文章中。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帮助孩子理解,并且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从果树谈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揭示课题。相机教学“种”字,析形辩音。然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设疑: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果树?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说说猴子种树的经过,质疑:猴子为什么要一再地改种果树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课课文。

在轮读课文的阶段,相机提示学生正音,比如说“樱”是后鼻音;“耐”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ai。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炼文中的树名、鸟名、象声词、农谚等词语,让学生有了类的概念,在语境中轻松地学文识字。

在教学课文内容时,依旧贯彻随文识字的教法。通过析音、析形、析义分类指导识字。例如在教学“浇”时,通过析形和动作,以及换偏旁,帮助学生牢记生字。文本教学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猴子种果树的经过和结果,初步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没有主见,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的道理。在学习课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时,要根据课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和叙述形式相似的特点,先扶后放,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要以扶为主,提出问题: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先读,在读中思考。

以导“说”、导“读”、导“疑”的过程来让学生学习本文。充分利用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情态,同时注意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的评价可以多元化。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道理。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取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文字比较简单。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于是,我对文本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指导学好第1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的勤劳与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文章的第2、3自然段是写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结构与第4—7自然段相似,只要指导他们会学了这两段,就为自主学好下文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两段时,我以扶为主,指导学好这两个自然段;以放为主,指导学好第4—8自然段。

原来以为,自己的教学层次设计得挺清楚,课文又浅显易懂,在课堂上应该没多大问题。可一上完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表现比我精彩,如:我在问“如果你是这只猴子的话,你会怎么做?”有的说小猴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有的干脆说,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其中有个孩子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说:“我会告诉小猴,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分别种上杏树、桃树、樱桃树,这样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赞叹。而相比学生的表现,我就略显着急。

1、依旧发挥自己语言亲切的优势,与学生拉近了距离;

2、创设拍摄童话剧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小组的作用,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完第2、3自然段后,在往4—8自然段过渡时,没有充分把握文章构段相似的特点,合理的进行学法引导;另外,在细节的处理上也略显粗糙,如:把“老师读旁白”却说成“老师当旁白”;把“点评学生表演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简单的说成“学生表演的好坏”;把“童话”说成“寓言”。最后,就是对本节课的重点没有把握好。

通过课后自己的回想,如果对课程的安排再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处理会更好:一是第一次小组讨论的问题应该改变一下,设置更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对课本内容进行复述;二是在小组分角色表演之前应当进行适当的动作、神态等的指导,效果会更好;三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适当增加朗读的次数。

总之,每一次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同时更是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保持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教学上不断进步。

《猴子种果树》教案

下面,我将学生们流光溢彩的思维花絮例举一二:

(一)。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童趣盎然。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在猴子的果树成活的时候,就有鸟儿飞来跟它说,这种果树结果子慢呢?怎么这么巧呢?我一愣,一时之间真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这种“无巧不成书”的现象,这时其他学生也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于是我不动声色地把这个问题又丢回去:“是啊,怎么会这么巧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故事是编的,假的,所以这么巧。”他的回答,有人认同,有人反对,教室里声音更大。又一个学生说:“猴子急着吃果子,种树很认真,果树一种下去就能活,所以当鸟儿来时,果树总是活着的。”学生们大多露出了赞同的表情。我又追问了一句:“猴子辛辛苦苦种活了果树,可又因为别人一句话,就拔了果树,你怎么看待它这种行为?”学生纷纷举手,“它太没有耐心了。”“它没有主见,就象《抬驴》中的老头。”“它只想早点吃果子,一点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瞧,脱轨的思维又回来了。所以,相信学生吧,他们解决问题可能比你更圆满。

(二)。

多聪明的孩子啊!我们还要怀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吗?所以,相信学生吧,他们的智慧火花远比你以为的要炫目得多!

宁化县实验小学。

《猴子种果树》教学赏析

薛特独创的“词串教学”起课法,相信不少小语人见识过。薛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经他一拨拉,散落在文本中的词语,或按语词类别,或按语词结构,或按语词意思等,清清爽爽分成一类一类,串成一串一串。儿童通过朗读这些分成类,串成串的语词,就能很轻松地发现规律,建立语词的类别概念。

今天的《猴子种果树》亦是如此。

薛特先后出现了四组词语:

第一组:梨树、桃树、杏树、樱桃树

第二组: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  樱桃好吃树难载  农谚

第三组:乌鸦  喜鹊  杜鹃

第四组:哇哇  喳喳  咕咕

第一组果树名称,学生读完后,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果树?——指向生活经验,扩大概念。

第二组农谚,学生反复读后,教师的追问转变了方向,你读懂了吗?——指向农谚意义的理解。这对七八岁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停留,需要点拨。

第三组鸟类名称,教师的问题是“你喜欢乌鸦吗?”——为传统观念中的乌鸦认证:长得丑且有报丧鸟之称的乌鸦,也有其令人称道的孝顺一面,会反哺。

第四组词语则是三种鸟类的叫声,学着叫一叫。

四组词语都呈现后,薛特让孩子们横着读,竖着读,反反复复地读。不要小看薛特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读词语”。在读中,孩子们把最关键的,故事中的变化因素熟记于心了。正如薛特让孩子们读词语时所言:“每一行里都有一个故事。”

归类朗读词串,让言语规律得以彰显并被孩子吸纳。

薛特深知“故事是用来讲的”。

薛特也深谙讲故事之道。

他先自己绘声绘色讲故事的第一部分——小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这次范讲,薛特讲得很细致。

第一自然段讲完后,孩子们发现:猴子种了梨树后,天天就干两件事:浇水和施肥。薛特非常细心,他先范写“浇”,提醒学生,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义意思,声旁表读音;再范写“施肥”,演示古代“月”字的写法,说像一块挂着的排骨肉,告诉学生以后看到“月”字旁,就知道和肉有关系。

薛特继续讲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让孩子们说说这回猴子又做了哪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薛特让孩子们拿出手指,和他一起书写“拔掉”“改种”,写“改”这个易错字时,薛特一笔一划写,一边书空一边说笔画名称。

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在讲故事中亦落实到如此到位!

到此,薛特不再继续讲下去,而是让孩子们自己练一练,学着讲一讲这部分故事,并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生动,如“猴哥猴哥”要读得紧凑,读出乌鸦的着急;“猴子一想”,心里想的话又该怎样读等。

孩子们自由读讲,跃跃欲试。薛特指名一位学生讲该段故事后,大赞其讲得好,堪称“优秀”。然后开始“煽风点火”,“刚才这位小朋友讲得很优秀,想不想更优秀?比优秀更优秀叫——了不起,想不想自己变得了不起?想的话,应当这样讲。”出示:

正当(     )的时候,一只(    )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    )呢?有句农谚,‘(      )’。(    )要等(    )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猴子一想:“对呀,(    )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    ),改种(    )。

学生挑战成功后,薛特开始加大“风力”,增加“柴火”: “比了不起更了不起叫——不得了,想不想自己变得不得了?想的`话,自己讲一讲。”出示:

正当(     )的时候,一只(     )地对猴子说:“(    )。”

猴子一想:“(    )。”于是就(    )。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把故事熟读成诵了。

此时,薛特才将故事继续下去。他启迪孩子们智慧地背诵其余内容:“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孩子们最喜欢去发现和探究了:下面两段故事,基本只要把乌鸦的名称,果树的名称,还有农谚换一换,就可以讲了。

太棒了,薛特要的就是这感觉!“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那你们就是不得了的不得了。”有了自己的规律发现,孩子们轻松完成任务。

接下来呢?

“故事还有一个结尾,谁会讲?猴子一连几年都没有种成果树,它心里就没有什么想法吗?刚才有同学讲这只鸟骗它,对不对?人家说的话对,该不该听?那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果树?”

在薛特的追问中,孩子们的思考逐渐深入。是呀,三种鸟儿的话都没错,鸟是好鸟,树是好树,为什么猴子最后还是没有种成一棵果树呢?除了猴子缺少“耐心”外,更主要的是他缺少“主见”!别人正确的话要听,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学讲故事,启发思考,让孩子发现了文本中的言语智慧。

光光会讲故事,孩子们的脑子里留存的只是一个他人的故事。

薛特一直倡导“语文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学科。”他不会就此了结。

“故事讲到这里完了吗?下面我们来续编故事。”朴素的话语,开启无穷的想象。

薛特出示了这样一段带有空格的话语:

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     )。

他给孩子们三分钟时间,自己编一个故事。孩子们的中“故事”犹如打开闸门的洪水,倾泻而出。

一个孩子是这样说的:

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动物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樱桃树呢?有句农谚,樱桃好吃树难栽,你还是种梨树吧!”猴子一想:“对呀,梨树好种呀!”于是猴子就种梨树了。

孩子的这一续写,把所有的人都逗得哈哈大笑,薛特也笑着说:“你太有才了,种不成樱桃树,又回去种梨树。如此循环,这个故事就永远都没有完结了。”

又一个孩子说:

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老虎对猴子说:“猴弟,猴弟,你怎么总是听别人的话呢?你这样是种不成任何树的,你要坚持,要有耐心!”猴子一想:“对呀,我就种苹果树!”于是猴子就种苹果树了。过了一年又一年,猴子的苹果树丰收了,他把苹果和伙伴们一起分享。

多棒的孩子啊!不仅有读懂文章的智慧,言语中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看孩子们说得差不多了,薛特说:“想不想听老师的故事?”孩子们当然很合作地说:“想!”薛特讲道:“正当猴子伤心地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猴子一想————”,猴子会怎么想呢?薛特再次开启孩子的思维之门。

鸟儿们是在害猴子的吗?狐狸呢,他这样说有道理吗?

通过思辨,薛特在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下了辩证思维的种子。

续编故事,辩证思考,让孩子的认知从一元走向多元。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文字较为简单。它的简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文的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表达也是差不多的;二是课文的语言非常浅显,学生在阅读中无法引起更多的阅读期待,无法形成更多的空白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三是猴子没有种出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读就明白。

其实不然,以上理解是对教材不甚理解,缺乏文本细读的一种表现。文中的小猴子没有种出果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是它自己的急于求成,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三只鸟的行为在猴子种果树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面对猴子的急于求成,他们并没有采用积极的态度去教育、劝说猴子,而是不断的指责猴子,促使猴子一次又一次地犯急于求成的错误。这一点在教学时,孩子们经过老师的点拨还是能够认识到的。所以后来在续编故事中,学生大部分都知道巧妙地把这一点融入到小鸟和猴子的对话中,猴子不再是一只急于求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猴子,而小鸟也不再是一些只知数落,只知瞎指挥的小鸟了。孩子们笔下的猴子和小鸟都吃一堑,长一智了。

这篇课文实际上是简单中蕴涵着深刻,这也许是苏教版课文的特点。这种深刻,为学生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始终围绕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猴子为什么没有种成果树?这样的阅读就不会显得松散,提高学生思维的向度,教学更加有效。学生在围绕关键词句的品读中,在围绕课文空白点的想象中,文中的动物形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心灵波动。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猴子的急于求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上,而是看到了三只小鸟对于猴子行为所起的作用,看到猴子行为背后蕴含的一些道理。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阅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节课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生动和鲜活的语文活动,让孩子们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并体会到学的欢乐,体会到做人的道理。

第二节课利用课文进行课本剧表演时,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孩子们百分之百已经背下了这篇课文,这在以前是比较少的一种现象(连那几个背书表现最不积极的也背出来了),真让我欣慰!(622)。